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公安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15:22:19  浏览:959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公安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国家物价局 财政部


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公安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1992年5月28日,国家物价局、财政部

根据中发[1990]16号《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决定》的精神,对中央管理的公安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重新审定,经全国治理“三乱”领导小组同意,现将有关规定通知如下:
一、治安管理证件收费(一)枪支管理证件工本费
1.持枪证
2.公用持枪证
3.射击运动枪证
4.猎枪证
5.中华人民共和国持枪证
6.持枪通行证
7.射击运动枪、猎枪、注射枪购买证
8.枪支弹药运输证
9.枪支弹药携运证
(二)特种刀具管制证件工本费
1.特种刀具生产许可证
2.匕首佩带证
3.特种刀具购买证
(三)爆炸物品管理证件工本费
1.爆炸物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2.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
3.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
4.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
5.爆炸物品购买证
6.爆炸物品运输证
7.爆存员作业证
(四)户籍管理证件工本费
1.户口簿
2.户口迁移证
3.暂住证
4.寄住证
上述(一)至(四)中各类证件由省级物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工本费核算办法制定具体收费标准。
(五)居民身份证证件费
公民第一次领取居民身份证或者换领居民身份证一律实行收费制度,经济特区每证10元,其他地区每证5元。公民丢失居民身份证申报补领新证,交纳相当于证件工本费二倍的费用。
临时身份证的收费标准由省级物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核定。
二、出入境管理收费
(一)外国人(外籍华人)签证费、证件费
1.一次签证 50元
人民币或人民币兑换券(下同)
2.二次签证 80元
3.多次签证(一年以内,含一年) 200元
4.一、二次签证延期 25元
5.团体签证 40元
6.团体签证分离 30元
7.改变签证种类 30元
8.准予停留章 30元
9.居留证 50元
10.临时居留证 25元
11.居留证延期 25元
12.临时居留证延期 10元
13.外国人出入境证 50元
14.外国人旅行证 5元
15.外国人旅行证延期 2元
16.定居身份确认表 50元
17.苏蒙朝探亲邀请书 10元
18.准迁证 2元
(二)公民出入境申请手续费、证件费
1.申请手续费 1元
2.入出境通行证
(1)一次有效 10元
(2)二次有效 15元
(3)多次有效 20元
3.护照 20元
4.护照证件延期 5元
5.护照证件加页 5元
6.护照证件加注 5元
7.护照证件合订 5元
(三)往来港澳证件费
1.前往港澳通行证 15元
2.往来港澳通行证 15元
3.往来港澳通行证签注 10元
4.往来港澳通行证延期 5元
(四)加入、恢复或退出中国国籍申请手续费每证20元,
生活确有困难者可酌减或免收。
三、公安交通管理收费
(一)机动车辆管理收费
(二)驾驶员管理收费
(三)重大和特大交通事故处理费
上述(一)、(二)项收费标准暂按省级物价、财政部门规定执行,(三)项收费标准另行下达。
四、被装管理费
公安被装供应管理部门对着装单位收取被装管理费,省级收费标准最高不超过按统一调拨价格结算金额的3%;地市级不超过2%。各级公安被装管理部门不得提高标准,不得层层加收管理费。
五、边防检查收费
(一)证件费
由边防机关签发的证件,在签发时按以下标准收费(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1.人员证件费
(1)随船工作证 10元
(2)船员登陆证 8元
(3)台湾船员登陆证 8元
(4)船员住宿证 8元
(5)登轮证 (长期)10元
(临时) 2元
(6)停留许可证 5元
(7)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区通行证 2元
(8)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居民出入
境通行证 10元
(9)台湾同胞旅行证明 10元
2.交通运输工具证件费
(1)搭靠外轮许可证 10元
(2)机动车辆进出经济特区查验证


进出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机动车辆(汽车、拖拉机等)需到经济特区检查站或有关边防检查站办理《机动车辆进出经济特区查验证》,查验证每份3元,进出一次有效。也可以办理年度查验证或季度查验证,年度证收费120元,季度证收费40元。
党、政、军、公、检、法机关的公务车辆不收费。
(3)机动车辆入出境查验卡
入出边境口岸从事运营的中外籍机动车辆,需到边防检查站领取《机动车辆入出境查验卡》,查验卡每份(入境、出境各一联)5元。
(二)口岸以外边防检查、监护费
1.边防检查站应有关单位的要求派员到国家正式对外开放口岸以外的地方对人员、交通运输工具进行检查、监护时,每派出一人工作一日收费50元人民币,工作半日收费30元人民币,也可收等值外币。
2.如有外国交通运输工具的负责人主动要求边防检查站派员监护,或海事法院要求边防检查站派员看押船只时,每派出一人工作一日收费80美元,工作半日收费40美元。
每8小时为一个工作日,超过4小时不足8小时按一日计算,不足4小时按半日计算。
(三)往来港澳小型船舶查验簿收费
1.检查、管理费《查验簿》每本可使用11个航次,每个航次收取边防检查、管理费10元人民币。
2.《查验簿》工本费每份5元人民币。
(四)出海船舶户口簿、出海船民证和临时出海船民证工本费由有关省级物价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收费标准。
六、中央管理的公安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以本通知为准,过去有关收费项目和标准的规定一律废止。
七、收费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收费管理制度,收费收入要纳入单位财务管理,按照资金性质,属于规费的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属于预算外收入的,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收费单位应按规定到指定的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使用财政部门制定的统一收费票据。
本通知自1992年6月20日起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政府WTO咨询点咨询办法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中国政府WTO咨询点咨询办法

(暂行)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世贸组织司
中国政府世贸组织通报咨询局

二○○二年一月一日

  1. 咨询目的:建立公开、透明的贸易管理体制,履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义务。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透明度的规定,以及中国政府对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承诺(中国加入议定书第二条C节):中国应设立或指定一咨询点,应任何个人、企业或WTO成员的请求,在咨询点可获得本办法第2条有关的所有信息。对此类提供信息请求的答复一般应在收到请求后30天内作出。在例外情况下,可在收到请求后45天内作出答复。延误的通知及其原因应以书面形式向咨询者提供。向WTO成员作出的答复应全面,并应代表中国政府的权威观点。应向个人和企业提供准确和可靠的信息。

  2. 咨询范围:我国所有有关或影响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或外汇管制的法律、法规、司法裁决及行政决定及其它措施的信息。该信息应包括负责实施一特定措施的国家或国家以下一级主管机关(包括联络点)的名称。

  3. 咨询对象:世贸组织成员、中外企业和个人。

  4. 咨询方式:书面咨询。需要者可以通过外经贸部政府网站www.moftec.gov.cn下载或通过传真0086-10-65197340获取咨询登记表,以传真或信函方式提交中国政府WTO咨询点。

  5. 咨询时限:咨询点对于咨询请求的答复应在收到登记表(以收到当地邮戳或接收传真时间为准)后30天内以书面方式做出。在特殊情况下,可在收到请求后45天内做出答复。延误的答复及其原因应以书面方式向咨询者提供。

  6. 本办法从2002年1月14日起试行。


中国政府世界贸易组织通报咨询局咨询登记表
CHINA WTO ENQUIRY APPLICATION FORM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政府世界贸易组织通报咨询局制
CHINA WTO NOTIFICATION AND ENQUIRY CENTER, MINISTRY OF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电话/TEL:8610-65197340 传真/FAX:8610-65197340 邮编/ZIP CODE:100731
地址/ADDRESS:中国 北京东长安街2号/2, DONG CHANG AN STREET, BEIJING, CHINA

咨询者基本情况/GENERAL INFORMATION
名称/NA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CONTACT PERS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COUNTR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TEL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FA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ZIP CODE______________ E-MAI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ADDRES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PROFESSION
□政府部门/GOVERNMENT □研究机构/FIRM □企业/BUSINESS
□个人/INDIVIDUAL
其他/OTHER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业/INDUSTRY
□银行 金融 房地产/BANKING FINANCE REAL-ESTATE □信息产业/IT
□科研 教育/RESEARCH EDUCATION □建筑 工程/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新闻 出版/MEDIA PUBLISHING □制造 分销/MANUFACTURING DISTRIBUTION
□贸易/IMPORT&EXPORT □农业AGRICULTURE
其他/OTHER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详细列出您的咨询内容(PLEASE LIST YOUR ENQUIRY IN DETAIL)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张家界市推广普通话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湖南省张家界人民政府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张家界市推广普通话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张政发[2005]4号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张家界市推广普通话的若干规定》的
通 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各直属机构:
《张家界市推广普通话的若干规定》已经2005年4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二OO五年五月十二日
张家界市推广普通话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加快我市推广普通话进程,提高市民语言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推广普通话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每个市民应当认真学习、掌握并自觉使用普通话。
  第三条 推广普通话必须贯彻“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的方针。各级党政机关必须带头推广普通话,充分发挥公务员的带头作用,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发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的示范作用。要在推广普及的同时,做好提高工作。
  第四条 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主管全市推广普通话工作,各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的推广普通话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应负责做好本部门、本单位的推广普通话工作。
第五条 推广普通话应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
  (一)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在公务工作的场合,或在与公务工作有关的公众场合,应当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
(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普及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教师必须以普通话为教育教学用语;师范学院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必须具备使用普通话的能力;从2005年开始,大中专院校和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含职业中学)的学生毕业时都要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并把普通话合格作为毕业合格的条件之一,其合格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三)市、区县两级广播电台、电视台,除举办具有地方特色和特定对象的节目以及地方戏剧、曲艺节目外,播音用语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区县广播站和区县办节目的播音,应使用普通话。
(四)本市制作的影视片(不含地方戏剧片)以及话剧院(团)公演的话剧,剧中人物对白除塑造特殊人物或剧情需要外,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五)各类展览馆、纪念馆解说员的解说用语必须使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六)旅游部门除特殊情况外,陪同或导游期间的服务用语必须使用普通话。
(七)邮电、通信、银行、商业、交通、酒店、饮食、卫生等服务性行业的第一线职工必须以普通话为基本服务用语,对使用普通话的客人不得以方言应答。
第六条 对下列人员实行普通话水平等级达标和持证上岗制度,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由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组织实施。
(一)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公务员和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的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以上,其中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乙等,从2007年1月1日起,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从2006年1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和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录用和调任工作人员,普通话必须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
(二)各级各类学校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科任教师、教育行政干部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其中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以上,专门从事普通话教学的语音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乙等以上。从2006年1月1日起,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三)播音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乙等以上,从2006年1月1日起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四)导游员、解说员、话务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从2005年6月1日开始进行普通话水平达标测试,从2006年1月1日起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五)旅游定点的商店营业员、酒店和宾馆的服务员以及售票员和医务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以上。从2005年开始对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上述人员进行普通话培训和达标测试,从2006年起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六)从2006年开始,新录用和招聘上述人员必须达到相应的普通话水平,否则不予录用。
第七条 各部门、各行业在推广、普及普通话的同时,必须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普通话培训,提高普通话水平。
第八条 本规定第五条所涉及的各类人员的招聘、晋级或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以及考核、评优、奖励,应把使用普通话情况和所达到的标准作为重要条件。
第九条 各部门、各单位应加强对本部门、本单位推广使用普通话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各级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拒不执行本规定的单位或个人,可给予批评教育和处理。
第十条 本规定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